德城区11户特定困境儿童家庭用上智能闪光门铃和振动闹钟 方便“无声”家庭大众网

  9月25日晚,“叮咚,叮咚……”伴随着悦耳的门铃声,德州市德城区天衢街道肖何社区刘女士(化姓)家放在电视柜上的智能门铃接收终端有节律地发出七彩眩光,不到5秒钟,她便打开了房间门。

  来访者是天衢街道的社工,他们正在对听障专用辅具安装满意度进行跟踪回访。进门后,还没等社工开口,刘女士就拿着遥控器边调静音边说:“这门铃可真好!刚才看电视把音量调到底了,门铃是没听见,但一眼就看到了这闪光!”这时孩子宁宁(化名)一手拿着闹钟,一手竖着大拇指从房间出来,说:“感谢阿姨们,这个很好用。”稚气的小脸洋溢着幸福。

德城区11户特定困境儿童家庭用上智能闪光门铃和振动闹钟 方便“无声”家庭大众网(图1)

  宁宁是困境儿童,是德城区“德关爱”未成年人保护项目的直接服务对象。社工每月进行家访,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情况,为其成长提供支持。“孩子的妈妈刘女士罹患听力障碍,前几个月家访时,我们有时能在门外敲门半个多小时,雷竞技网址邻居都开门了,可她就是听不见,当时急出了一身汗。”负责该项目的社工向记者说道。

  发现问题是开始,解决问题才是关键。雷竞技网址项目组根据观察到的表面现象,跟进成立专业团队,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抽丝剥茧式研究,先后通过调查问卷征集、家庭成员访谈、街坊四邻走访、业内专家咨询、分析已有资料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,对服务范围内困境儿童家庭主要监护人罹患听力障碍的15户家庭进行需求评估,发现这些家庭除内部沟通不畅外,还存在外部信息进入少、社区参与度低、社区融入感差等一系列问题,究其原因是环境支持不足,亟需改善。

  策划方案形成并优化比选后,项目团队决定运用社会策划模式统筹社区照顾,实施以“共鸣共振·共生共融”为主题的困境儿童听障监护人家庭支持项目,通过为其家庭配备辅具,增强听障监护人社会适应能力,改善家庭沟通,扩大社会参与,提升社会融入,提高家庭无障碍支持力和社区友好包容度,方便“无声”家庭。

  “依据感官替代理论,结合听障等级的不同,我们将辅具器具分为两个套装,一个是‘智能闪光门铃+振动闹钟’基础版,一个是‘智能闪光门铃+振动闹钟+振动型呼叫器’升级版,符合条件的家庭可根据意愿自主选择,最终完成11个家庭的安装任务,这些辅具符合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目录清单(2024版)》中的规定场景、类目和要求。”工作人员王兰玲对记者说,“产品外观与普通产品无异,所以不存在‘标签化’问题,完美诠释了友好的设计概念。”

德城区11户特定困境儿童家庭用上智能闪光门铃和振动闹钟 方便“无声”家庭大众网(图2)

  “这个项目选用了更为宏观和结构取向的社区工作方法,通过家庭支持、社区营造和社会引导,助推了家庭和睦、社区和善、社会和谐,具有切口小、功能强、影响大等特点,是以需求为本自主进行项目开发的一次有益尝试!”工作人员王峰在手记中如是说。